首页

女主视频调教社区

时间:2025-05-30 07:24:17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81579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江西赣州首次举办网络盛典 营造崇德向善网络氛围

到海南感受阳光沙滩大海、特色海上运动是众多华裔青少年对海南的期待体验之一。活动期间,来自美国的刘嘉怡体验了一把海口帆船游,“沿途看见海口多个特色地标建筑,沿岸还有不少人进行帆船帆板训练,很有活力。”

办公场所退租,公司竟直接通知员工“散伙”

目前,安波福已经累计在中国建立了7个技术研发和工程中心、22个生产基地,30000余名员工中,工程技术人员占比达到11%,且管理决策层已经全部本地化。(完)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兵种,构成了我军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更加完善。

东西问·中国石窟|张铭:“东方微笑”何以永驻麦积烟雨中?

随后,音乐会进入“第二乐章”,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二胡表演艺术家果敢登台,一曲《新赛马》带领观众“看”到了踏着音符奔驰的骏马,迎风而行,扬起千堆春花。琴弦如风吟草动,仿佛置身于一片广袤的草原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与生机。随后果敢带来了第二首曲目,伊萨克·阿尔贝尼斯的《阿斯多里亚诗》,这位西班牙钢琴家与作曲家的作品时常由吉他演绎,果敢则用中国传统乐器二胡将这首曲子演绎出了独具一格的韵味,表演潇洒自如,酣畅淋漓,深深感染了观众。

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落幕 三大亮点凝聚共识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对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作出新部署,提出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